- 邢渊;林艳;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检索2015-2024年在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 Central(PMC)等发表的以rhBNP联合诺欣妥为主的治疗为观察组;以常规治疗和诺欣妥为主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方式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HFrFH)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心室结构的超声改变、脑钠肽(BNP)改变、血管内皮内分泌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MR=4.76,95%CI(3.48,6.51),P=0.000 01],观察组治疗后LVEDD的改变效果更为明显[WMD=-4.68,95%CI(-5.01,-4.34),P<0.001],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优于对照组[SMD=-1.05,95%CI(-1.37,-0.77),P<0.000 1],观察组能有效提高射血分数(LVEF%)[SMD=6.37,95%CI(6.03,6.71),P<0.000 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SMD=-114.63,95%CI(-199.34,-109.92),P<0.000 1],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高于对照组[WMD=3.83,95%CI(2.65,5.02),P<0.000 1;WMD=19.37,95%CI(17.83,20.93),P<0.000 1;WMD=37.59,95%CI(36.0,39.18),P<0.000 1],6 min步行步数(6MWT)观察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45.89,95%CI(39.52,52.26),P=0.001]。结论 rhBNP联合诺欣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促进线粒体代谢,增加心肌细胞ATP利用,并和体内相应受体结合,增加环磷鸟苷,增加心肌收缩力,重塑心室结构,调节血流动力学,减少水钠潴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方面优点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2期 v.42;No.131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李晶晶;韩炎艳;宋玉娇;黄二宣;李明华;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选取126例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盆腔痛、排便障碍、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依据临床疗效是否有效将其分为临床有效组(97例)及临床无效组(2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腔痛、排便障碍及尿失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0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腔器官脱垂Ⅲ~Ⅳ期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BMI、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间隔时间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35岁及妊娠间隔时间<23.5月是治疗有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是治疗有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分娩方式、妊娠间隔时间及综合指数预测有无并发症AUC值分别为0.737、0.739、0.718,0.881。结论 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PFD具有显著疗效,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构建综合指数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2025年02期 v.42;No.13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吴瑞娟;袁丽;刘琳琳;王莹;姚丹;
目的 探讨早期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中机械通气脱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诊治的306例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3,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护理)和研究组(n=153,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阻力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运动耐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良事件。结果 研究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一次性成功撤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SV指数(SVI)、心排血量(CO)、CO指数(CI)、6 min步行实验(6MWT)、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SV、SVI、CO、CI、6MWT、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阻力训练应用于CABG术后心脏康复患者,可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
2025年02期 v.42;No.131 27-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李成龙;万仑;王峥;詹育成;黄丽莎;黎惠明;
目的 探讨纳布啡联合吗啡硬膜外腔给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阿片相关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及镇痛效果。方法 筛选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布啡0.4 mg/mL+吗啡0.1 mg/mL硬膜外用药)与对照组(单纯吗啡),每组40例,评估术后恶心呕吐(PONV)、瘙痒发生率及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及5分制量表记录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ONV(P=0.010)、瘙痒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两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评分(6 h、12 h、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镇痛效果相当。观察组满意度显著提高(χ~2=2.890,P=0.004)。结论 纳布啡-吗啡硬膜外联合镇痛在不降低吗啡镇痛效能前提下,通过κ受体激动与μ受体拮抗的协同作用显著减少阿片相关不良反应(ORADs)(尤其是PONV、皮肤瘙痒),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2025年02期 v.42;No.13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郭慧;张化莲;关琦;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血栓前状态所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血栓前状态导致的1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组别划分为观察组(79例,行“常规治疗+抗凝治疗”)与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尿(FIB-C)均随时间在组别上存在差异。从时点角度分析,两组PT、APTT、TT、AT-Ⅲ、D-Dimer、FIB-C在不同时点上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从组别角度分析,治疗前,两组PT、APTT、TT、AT-Ⅲ、D-Dimer、FIB-C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TT、D-Dimer、FI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AT-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9例患者中足月生产者69例(87.34%),早产5例(6.33%),流产5例(6.33%),以此为类别依据,分别划分为足月组、早产组、流产组,抗凝治疗后,足月组PT、APTT、AT-Ⅲ水平明显高于早产组、流产组(P<0.05);TT、D-Dimer、FIB-C水平明显低于早产组、流产组(P<0.05)。流产组TT、D-Dimer水平明显高于早产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早产组(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8,P<0.05)。结论 抗凝治疗对血栓前状态所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具有改善其高凝状态的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妊娠。
2025年02期 v.42;No.131 36-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薛景景;朱文辉;杨炳;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技术(UBE)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诊断为LSS的102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组和PTED组,每组各51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18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与PTED组相比,UBE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PTED组更少(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2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UBE在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均是治疗老年LSS的有效微创术式。
2025年02期 v.42;No.13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吴清;陈赟;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4年11月收治的128例坐骨神经痛/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均6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4.571,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时点、组间、交互效应比较(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治疗1周、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阻滞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颈椎病是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方法。
2025年02期 v.42;No.131 45-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冉鹏;杨华;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血清硒(Se)含量与其肺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3年12月住院的ILD患者60例为病例组,收集病例组静脉血标本、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及检测血清Se含量;选取相同时间段于健康医学科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标本以检测血清Se含量,分析两组血清Se含量及血清Se与ILD患者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血清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血清Se含量与WBC(R~2=0.661,B=-85.058,P<0.05)、PCT(R~2=0.707,B=-9.132,P<0.05)、CRP(R~2=0.780,B=-436.810,P<0.05)、IL-6(R~2=0.806,B=-697.052,P<0.05)含量均呈负相关;DLCO与肺部HRCT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2=0.891,B=-0.07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含量与肺部HRCT纤维化程度数值呈负相关(r=-0.892,P<0.05),与DLCO呈正相关(r=0.85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02~0.876),其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783。结论 在ILD肺纤维化患者中,血清Se含量越低,其血清炎症指标越高,其肺功能越差、肺部HRCT纤维化病灶越多,提示其肺纤维化严重程度越高。
2025年02期 v.42;No.13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胡志成;崔士和;张小琴;凌建忠;蔡红红;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3 mg/kg静脉注射,随后持续静脉泵入0.3 mg/(kg·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统计术中手术时间、失血量、尿量、出入量、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入室(T_0)、假体置入(T_1)、术毕(T_2)、离室(T_3)4个时间点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患者T_0、术后24 h(T_4)2个时间点血浆内毒素(LPS)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随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自主通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发热,腹痛、腹胀,术后疼痛数字评分(NRS),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中HR在T_1、T_2术时刻显著减低(P<0.05);术后血浆CRP、LPS浓度在T_4时刻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自主通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NR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静脉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其机制可能为围术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疼痛反应程度,减轻炎性反应,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2期 v.42;No.131 54-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何建丽;金亮;王琴;戚妹;曾雅清;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偏瘫侧上肢早期肌张力增高的H-反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发病第10 d偏瘫侧上肢肌张力是否增高分为研究组(肌张力增高组,n=60)和对照组(肌张力未增高组,n=60)。两组均于发病第10 d行H-反射检测,记录患侧与健侧上肢H-反射潜伏时、Hmax/Mmax比值,并于发病3个月后评估肌力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H-反射参数差异,分析其与肌力恢复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侧上肢H-反射潜伏时较健侧缩短(P<0.001),Hmax/Mmax比值增高(P<0.001)。发病3个月后,研究组肌力恢复较差(P<0.001),mRS评分较高(≥3分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反射潜伏时与肌力恢复呈正相关(r_s=0.236,P=0.008),Hmax/Mmax比值与肌力恢复呈负相关(r_s=-0.410,P<0.001)。结论 AIS患者早期肌张力增高可导致H-反射参数异常改变,表现为H-反射潜伏时缩短及Hmax/Mmax比值增高,且这些电生理特征与较差的肌力恢复及功能预后相关。H-反射参数可作为早期识别痉挛高风险患者及评估预后的潜在电生理标志物。
2025年02期 v.42;No.13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吴磊;何之学;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评估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预处理对妇科腔镜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江阴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的12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防呛咳方法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60)和地塞米松组(n=60),比较2组呛咳发生率、呛咳分级、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入室后静息10 min(T_0)、右美托咪定或地塞米松泵注结束即刻(T_1)、舒芬太尼注射后即刻(T_3)、舒芬太尼注射后2 min(T_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右美托咪定T_1、T_2、T_3时点的HR均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Ramsay镇静评分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2组T_0、T_1、T_2、T_3时点的SBP、DBP和呛咳发生率、呛咳分级、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在麻醉诱导前使用均能有效降低呛咳发生率,但右美托咪定对HR影响更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更高。
2025年02期 v.42;No.13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刘文淼;曹晓芳;张会平;
目的 探讨超声在皮肤黑色素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4年8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并分析皮肤黑色素瘤超声特征。结果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诊断皮肤黑色素瘤的敏感性为84.93%(62/73),特异性为86.67%(13/15),阳性预测值为96.88%(62/64),阴性预测值为54.17%(13/24),诊断准确率为85.23%(75/88),Kappa值为0.578,(P<0.05),一致性一般。ROC曲线显示,超声检查诊断皮肤黑色素瘤AUC为0.858,95%CI为0.747~0.969。超声检查诊断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敏感性为85.59%(101/118),特异性为85.93%(116/135),阳性预测值为84.17%(101/120)阴性率预测值为87.22%(116/133),诊断准确率为85.77%(217/253),Kappa值为0.714(P<0.05),一致性一般。ROC曲线显示,超声检查诊断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65,95%CI为0.816~0.914。超声初步诊断为淋巴结阳性有120个,后经病理学验证确认淋巴结阳性的为101个,101个淋巴结的淋巴门结构有所改变,包括消失、移位或变窄,假阳性19个,假阴性17个。19个假阳性淋巴结中,反应性增生12个、淋巴囊肿4个及淋巴结炎3个。超声判定为正常或良性的133个淋巴结中,病理复查发现微小转移灶17个。在118个病理诊断转移性淋巴结中,75.42%(89例)的淋巴结纵横比(L/T)<2,24.58%(29例)则≥2;47.46%(56例)表现为边缘型血流,32.20%(38例)为混合型血流,8.47%(10例)为淋巴门血流,而11.86%(14例)则呈现中央型血流。结论 超声诊断早期皮肤黑色素瘤与淋巴结阳性均有一定价值。
2025年02期 v.42;No.13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陈礼新;吕大伦;端龙胜;赵遵江;
目的 探讨阔筋膜张肌联合股薄肌双皮瓣修复Ⅳ期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2例Ⅳ期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按照手术修复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4例行局部旋转皮瓣及直接缝合手术修复作为对照组,其余48例行阔筋膜张肌-股薄肌双皮瓣修复作为研究组,观察指标包括皮瓣存活率、压力性损伤愈合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皮瓣存活率、压力性损伤愈合率、满意度、Barthel指数评分均更高(P<0.05),并发症更低(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01)。结论 阔筋膜张肌-股薄肌双皮瓣修复Ⅳ期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较局部旋转皮瓣及直接缝合术修复更有利于创面愈合,提高了皮瓣存活率,进而促进功能恢复,可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2025年02期 v.42;No.13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李海燕;卢鑫;李玥;
目的 探究缩泉丸联合砭石罐隔姜脐灸治疗小便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196例小便障碍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实施缩泉丸治疗,研究组实施缩泉丸联合砭石罐隔姜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排尿功能分级、排尿状况、尿动力学指标、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排尿功能分级均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排尿功能分级更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平均排尿次数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日平均排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差值、日平均排尿次数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降低,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均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差值、最大尿流速率差值、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BSS评分、USDS评分均降低,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BSS评分、USD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NBSS评分差值、USDS评分差值、WHOQOL-BREF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泉丸与砭石罐隔姜脐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小便障碍患者排尿功能、尿动力学和生活质量。
2025年02期 v.42;No.13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陈锋;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及单药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4组(n=75):舒芬太尼组(A组,2μg/kg)、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组(B组,艾司氯胺酮1 mg/kg+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组(C组,纳布啡1.0 mg/kg+舒芬太尼1μg/kg)、纳布啡组(D组,2.0 mg/kg)。四组均联合阿扎司琼10 mg稀释至100 mL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与C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和D组(P<0.05);术后2、6、12 h, 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四组Ramsay镇静评分均维持理想水平(Ⅱ-Ⅴ级),B组镇静稳定性更优(P<0.05)。B组恶心呕吐(8.0%)、便秘(5.3%)及皮肤瘙痒(4.0%)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2期 v.42;No.13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商楠楠;候慧敏;安红军;
目的 探究胶艾汤合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80例确诊为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患者依据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胶艾汤合寿胎丸加减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好转时间、临床症状、凝血功能、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阴道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主症(阴道出血、出血持续时间、腰酸、小腹疼痛或坠胀)、临床症状次症(两膝酸软或头晕耳鸣、舌脉、眼眶黯黑面部黯斑、夜尿多)、D-二聚体(D-dimer, D-D)、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TT)、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胶艾汤联合寿胎丸加减在治疗肾虚血瘀证先兆流产方面展现出良好疗效,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凝血机制,并提升性激素水平。
2025年02期 v.42;No.13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路静;常漪潇;陈正雷;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POP-Q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82例POP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选取同期体检未育健康女性92例为对照组,对比盆膈裂孔大小[盆膈裂孔前后径(HAP)、盆膈裂孔左右径(HLR)、盆膈裂孔面积(HA)]和POP-Q评分。结果 POP组的HAP、HLR、HA、POP-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HAP、HLR、HA及POP-Q评分均高于剖宫产组,且POP分度更严重。Kendall’s tau-b法分析显示,HAP、HLR、HA、Aa、Ba、Ap、Bp与POP分度呈正相关,与D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与POP-Q评分在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POP的影响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
2025年02期 v.42;No.131 108-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